
2021-01-31 17:43:12 sunmedia 5748
2017年,貴州大學的植物保護(自定)學科入選了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正式成為“雙一流”的一分子。當時距離鄭強教授卸任貴州大學校長,還不到一年時間。
一、鄭強的貢獻和爭議
一轉眼,鄭強教授已經(jīng)離開貴州大學四年有余。作為貴州大學的第15任校長,他在任的時候曾引發(fā)眾多爭議。喜歡他的人認為他特立獨行、勇于改革,不喜歡他的人認為他嘩眾取寵、熱衷炒作,他也被網(wǎng)友稱為最牛憤青校長。
不能否認的是,他對貴州大學貢獻極大,他提出建設貴州大學新校區(qū),貴大也因此拿到了40個億的資金,他推行通識教育,還提出了“貴州大學姓貴州”的辦學理念。
二、爭一流的爭議
近日,2018年走馬上任的貴州大學現(xiàn)任書記李建軍公開表示:聽到李炳軍代省長的工作報告,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做強貴州大學,我們倍感振奮、備受鼓舞。目前貴州大學被列入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奮斗目標是全力推進貴州大學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
他的這番講話引起了熱議,有人說,以貴州大學的實力,成為國內一流大學都難上加難,更別說世界一流大學了,這不是好高騖遠是什么?
三、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學
對此我想說,李建軍所說的世界一流大學,并不是綜合實力排在全世界第一流的大學,而是我們國家雙一流建設當中的一種說法。
入選雙一流的大學有兩種,一類是“有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的大學”。也就是學校的某一個或者某幾個學科比較強大,國家要投入資源將其建設成為全世界知名的優(yōu)秀學科。
第二類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大學”。也就是學校的整體實力比較強大,國家要投入資源把它打造成在國際上具備相當影響力的大學。簡單說,即便成為了雙一流當中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大學”也不代表當前水平成為了世界一流,僅代表有了向世界一流方向努力的資格。
前者有些像從前的211,后者有點像從前的985,但并不能準確地一一對應。
四、入圍一流大學有希望嗎
在2017年第一次雙一流評選當中。曾經(jīng)有三所非985大學入選了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大學,它們是鄭州大學、新疆大學和云南大學。這三所大學的整體實力,在全國高層次院校中并不突出,屬于照顧性質的“一流大學”。
以新疆大學為例,在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當中,它僅僅獲得了兩個B,五個B-的成績。而在該次評估中,貴州大學獲得了一個B+,三個B-。從這個角度來看,在下一次雙一流評選當中,貴州大學勇闖“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大學”也并非完全沒有可能。
貴州大學是貴州綜合實力最強的大學。按照李建軍的說法,學校入選首批“全國黨建工作示范高?!薄⑷珖叭恕本C合改革試點高校、全國高校思政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全國文明校園”,成為全國唯一同時獲得4項殊榮的高校。2020年,學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53項,比2019年增加60項,在西南地區(qū)高校中名列第3。宋寶安院士(貴州大學校長)獲得2019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陳肖虎教授獲貴州省最高科技獎;貴州大學國家科技獎勵數(shù)位列全國高校第33位。
所謂“前人栽樹,后人乘涼”,你認為沒有鄭強教授,能有今天的貴州大學嗎?你認為貴州大學在現(xiàn)任領導班子的帶領下,能在下一次雙一流評選中獲得成功嗎?來評論區(qū)聊聊吧。
微風不燥,陽光正好,你就像風一樣經(jīng)過這里,愿你停留的片刻溫暖舒心。我是繆老師妙筆生花,歡迎關注。
來源:繆老師妙筆生花|企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