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3661
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fā)展研究所12月9日在滬發(fā)布《上海市中小學生成績變化情況及影響因素調查報告》稱:在家做功課時間太短或者太長都不好,3小時左右成績最好;參加補習班的比例并不是太高,但參加的學生成績較好,特別是高年級學生,補習班對英語和數(shù)學成績影響比較大,但對語文成績沒有什么影響;家長文化程度高的學習成績較好。
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fā)展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周海旺介紹,2012年和2017年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人口所開展了兩次上海中小學生學習情況調查,調查中在上海市中心城區(qū)、近郊和遠郊共抽取了7所學校,對其中21個小學班級(3至6年級)、24個初中班級(7至9年級)的全體同學進行了問卷調查。研究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獲得樣本,在上海市中心城區(qū)的靜安區(qū)、近郊的嘉定區(qū)和遠郊的青浦區(qū)三區(qū)范圍中,共抽取了7所學校。并在每個學校的七個年級段隨機抽取一個班級發(fā)放調查問卷。兩次調查各收回1496份和1526份合格文件,問卷調查結果統(tǒng)一用SPSS程序錄入電腦,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從2017年的抽樣調查來看,學生樣本的基本特征如下:在出生地分布方面,本地生數(shù)量稍多與外地生,占比56.7%,兩者數(shù)量較為接近,方便進行本地和外地出生學生情況的對比分析。在性別方面,男性略多于女性,占52.9%,男生和女生數(shù)量接近,方便進行性別差異分析。在年齡分布方面,學生年齡主要集中在小學三年級至初中三年級,即9至14歲,每個年級都有一定樣本,方便進行各年級和各年齡組的對比分析。
報告通過對2017年和2012年調查數(shù)據(jù)的對比分析,得出了一些很有價值和意義的結果。比如:中小學生各科成績均出現(xiàn)小幅下滑;本地學生各科成績依然超過外來學生,但差距有所減??;女生依然比男生成績好,但成績差距縮小;中心城區(qū)學校成績下降,遠郊區(qū)學校成績上升,中心城區(qū)與遠郊區(qū)的成績差距變?。唤逃齾^(qū)域均衡程度提高;在家做功課時間太短或者太長都不好,3小時左右成績最好;參加補習班的比例并不是太高,但參加的學生成績較好,特別是高年級學生,補習班對英語和數(shù)學成績影響比較大,但對語文成績沒有什么影響
報告還顯示,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子女成績越好,兩年份結論一致。文化程度均為“小學”的父母,子女總平均成績分別為68.52和67.60,不到70分,而文化程度為“大專及以上”父母,其子女總平均成績?yōu)?1.68和82.87,均超過了80分。兩者相差超過了10分,說明父母文化程度對子女成績的影響較大。從各科來看,各科成績也隨著父母文化程度的提升而提升,與總體情況保持一致。
本次發(fā)布會是上海社會科學院2019年第四季度成果系列發(fā)布首場,由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fā)展研究所、上海社會科學院黨委宣傳部(院科研成果傳播辦公室)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