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三度高考落榜 30年后成燃氣大王

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2697


十年飲冰,難涼熱血。

——梁啟超《飲冰室全集》

高考,作為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革新與延續(xù),承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光榮與夢想。它是對每位學子對未來人生的重新定義,也是對每段汗水浸漬的過往歲月的溫柔慰藉。

然而,它能慰藉的靈魂畢竟只在少數(shù);更多的人,收獲的只有悵然失意。若你正是被制度拒之門外的不幸者,面對命運不公的分岔路口,你會如何抉擇?是再度赴考?是兀自沉淪?還是握緊命運的輪舵,自己定義自己的人生?

或許,王玉鎖的故事會給你一些啟示:三度高考落榜、多次創(chuàng)業(yè)失敗、跑運輸受阻,霉運與王玉鎖如影隨形;而30年后,他成了“中國燃氣大王”,掌管著數(shù)百億資產(chǎn)的新奧集團,躋身“燃氣五虎”之列,并陪同習大大訪問美國。

王玉鎖用半輩子的試煉告訴人們,人生充滿陣痛,而高考僅是陣痛的開始;人生也精彩紛呈,而這些精彩并非需要高考的成敗來標注。

他告訴我們,一生很短,來不及失意。

1000塊:人生第一桶金

1984年夏,20歲的王玉鎖走到了命運的分岔路口。

這已是他第三次遭遇高考滑鐵盧,“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反復的失敗會逐漸消耗一個人的意志,更何況自己的年齡正迅速老去。面對不堪回首的過往,以及當時難以逾越的高考門檻,他知道,自己無法再投入第四次高考的應試準備。

他選擇了下海經(jīng)商。他要自己決定以后的道路。

從現(xiàn)在總結當時的歷史面貌,可以看出王玉鎖做了正確的抉擇。70年代末期到整個80年代,被稱為“第一波個體戶爆發(fā)時期”,即便擺個地攤也能發(fā)大財。

然而命運又一次對王玉鎖開了玩笑。在此期間,王玉鎖跟其他個體戶一樣,先后擺地攤售賣葵花籽、啤酒、女式背心以及塑料產(chǎn)品,卻無一不是入不敷出。到1986年春節(jié),他拿著僅有的100塊錢去租車跑運輸,人家卻不愿租給他。

眼看自己浪費的時間已足夠再考兩次高考,王玉鎖不免著急。而就在不知所措之際,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商機:賣煤氣罐。當時,既清潔又便捷的煤氣罐受到越來越多居民的認可,到后來甚至一罐難求,“誰家要是有個煤氣罐,那是特別自豪的事情呢”,這句話,是80年代城市生活的真實寫照。

意識到這個市場紅利后,王玉鎖開始轉(zhuǎn)運了。他用自行車將一套“體驗品”帶回小賣部,在門口貼了一張產(chǎn)品“小廣告”。巨大的市場需求,迅速吸引了大批顧客前來體驗。幾天下來,王玉鎖簽下了40多筆訂單。依據(jù)訂單,王玉鎖到城里進貨,騎著車一家家送貨上門——這大概是最早的線下體驗、送貨上門模式了。

經(jīng)歷兩年的慘淡經(jīng)營與勞苦奔波,王玉鎖依靠煤氣罐,終于賺到人生第一桶金——1000多塊的凈利潤。這對于一般人或許不算什么,然而對于王玉鎖,這代表了他徹底與高考應試分道揚鑣。

1000多塊,是王玉鎖所有的原始積累。他要用這些錢逆風遠洋,創(chuàng)造一種高級知識分子難以企及的成功。

最好的氣源:西氣東輸

“新奧擴張的前提是氣源,而西氣東輸是最好的氣源?!?998年,當“西氣東輸”管道工程被原國家計委納入重點可行性研究,王玉鎖感慨道。

在此之前,新奧已經(jīng)建立并運作多年。歷經(jīng)從煤氣罐到出租車公司,再到燃氣與太陽能公司,新奧的整體業(yè)態(tài)布局已趨近完善與成熟,其核心競爭也從搶占市場過渡到技術創(chuàng)新與研發(fā)。此外,新奧購買了自己的氣井,讓廊坊成為河北第一個享用管道天然氣的公司;同時邀請了清華大學經(jīng)濟學院入駐成立課題組,進行現(xiàn)代化企業(yè)管理。

至此,新奧的產(chǎn)品、技術、管理和研發(fā)團隊均已就緒,整個生態(tài)的建立只差最后一環(huán):進行外埠以及全國拓張。

但燃氣的特殊性,決定了它的產(chǎn)業(yè)拓張無法像餐飲、服飾以及零售業(yè)那樣便于操作。首先,氣井并非隨處都有,地理環(huán)境決定了它存在的特殊性與稀缺性。其次,燃氣的運輸,就像電流穿過銅線,每一步的前進,都會有相應的損耗。最后,要保證燃氣從氣井里輸出,進入到千里之外的家庭,并煮熟一鍋噴香的米飯,線路選擇、管徑制定、投資、輸氣量、施工條件與技術等,無一不是需要慎重考量的硬性條件;而這些條件,無一不是對一家企業(yè)財力人力與技術的艱巨考驗。如果沒有國家政策支持,換做任何一家企業(yè),也不敢輕易做出拓張的決策。

故此,“西氣東輸”的提出,給新奧帶來了最好的機遇:3000億的總投資、每年120億立方米的擴展規(guī)模以及距離最長、口徑最大管道建設,它讓新奧的一切難題在瞬間化解無形。

沐浴政策的東風,王玉鎖開始了緊鑼密鼓的版圖擴張。

古羅馬政治家西塞羅有句話是: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一切。能源搶占跟海洋爭霸并無實質(zhì)區(qū)別:誰掌控了燃氣的源頭,誰就是燃氣霸主。因此,王玉鎖在當年跑到烏魯木齊蹲點考察三個月——那里是西氣東輸?shù)钠鹪矗⒆罱K一舉拿下塔中、塔北的兩口上等氣井。

跟隨西氣東輸?shù)能壽E,國家將管道鋪到哪兒,王玉鎖就那那里搶建接入網(wǎng)。三年時間里,新奧在江蘇、安徽和北京等地成立分公司,一舉拿下25個城市的燃氣經(jīng)營權。2001年,新奧拓張的城市更是達到60個,總資產(chǎn)飆升至60多億。

當企業(yè)具有一定規(guī)模,在全國有相當?shù)挠绊懥?,品牌建設,是順理成章的進階戰(zhàn)略,這對于新奧也不例外。

上高中的時候,王玉鎖的成績“穩(wěn)居”全班倒數(shù)前三;現(xiàn)在做品牌,王玉鎖的目標則是“前五”。

正數(shù)的前五。

“中國燃氣大王”的誕生:品牌之路

2004年,距王玉鎖下海經(jīng)商已有20個年頭。這一年,王玉鎖推動新奧,進行“二次創(chuàng)業(yè)”。這個舉動,將王玉鎖送上“中國燃氣大王”的寶座。

二次創(chuàng)業(yè)的目的,是為了將新奧打造成民族品牌;而打造品牌背后的原因,則是一名老外對新奧的質(zhì)疑。

2003年,王玉鎖為了讓居民享有更好的燃氣服務,就找到一家生產(chǎn)壓縮天然氣鋼瓶的外企,希望“以市場換技術”,對新奧進行技術升級。

千禧年之后,“市場換技術”的熱潮其實已從國家指導性政策中逐漸淡出。當時,各行各業(yè)都趨近飽和,競爭日益酷烈,“市場換技術”不得不為“雙軌并行”的“自主創(chuàng)新”做出讓渡。

因此,當王玉鎖提出這個合作模式后,老外雖然口頭答應,而心里不然:對于一家缺乏研發(fā)創(chuàng)新與核心技術的企業(yè),他有理由心存質(zhì)疑。所以老外最終只允許交換噴漆和閥門的技術,而不愿意公開其它技術。

老外的出爾反爾,如同19年前的高考;只不過,當年的王玉鎖想到的是上天的不公,而這一次,他開始在自己身上尋找問題所在:沒有自主品牌,10年、20年后賣什么?沒有自主研發(fā)的核心技術,經(jīng)營權合同到期后的30年又干什么?

在第二年,他找到答案:賣燃氣。而氣井總有一天會枯竭,特別是在“多煤、貧油、少氣”的中國。既然煤多,那么只要擁有煤制氣技術,便可一勞永逸解決氣源問題,而且這對煤炭清潔利用也是一種貢獻。而利用技術將原料進行分離、加工、廢氣回收,形成生態(tài)環(huán)保,也有利于新奧品牌的建立。

這聽起來輕松,其實是世界難題。美國和日本早在“石油危機”的70年代就嘗試過煤制氣。但一方面該技術產(chǎn)生的后續(xù)污染嚴重,城市不同意;另一方面有損于煤的價格競爭力,市場不同意。這項技術,最終不了了之。

然而,新奧“二次創(chuàng)業(yè)”的第一個舉動就是投入20億攻關這項被拋棄的技術。在當時,新奧一年的盈利也不過24億,面對資金困難、員工反對以及攻堅困難的多重壓力,王玉鎖繼續(xù)開展“交換”之路。只不過這次,他不再換技術,而是換人才,讓人才自主研發(fā)技術。

王玉鎖的一意孤行,還有一個原因。作為一種公共資源與剛需產(chǎn)品,燃氣資源基本上掌握在中國燃氣和港華燃氣兩個國企和港企手中,民企很難有出頭之日;在新奧“煤制氣”研發(fā)的同時,央企華潤燃氣與國企昆侖燃氣也加入其中。面對四座背景雄厚的大山,作為民企的新奧如果不在技術上進行攻關,就很難在未來的日子里分羹,更遑論成為民族品牌。

換來的人才,為王玉鎖爭了口氣。截止2012年,新奧研發(fā)出了五種“煤制氣”技術,這些技術不僅能從開采出的煤里氣化燃氣,還能直接在深井里直接將煤田變成氣田。

不僅如此,新奧也找到了解決污染氣體的辦法。研發(fā)團隊通過微藻將二氧化碳變成食用油和生物柴油,用技術將二氧化硫、碳氧化物焦油與灰渣合成為硫磺、氮肥、焦油和建筑材料。

“煤制氣”的實現(xiàn),讓新奧在“燃氣五虎”中脫穎而出,也讓王玉鎖在當年的個人財富積累到153.1億,成為河北廊坊首富(從2012年至今,王玉鎖一直是廊坊首富)。

2015年9月22日,王玉鎖受邀陪同習大大訪問美國。在整個能源行業(yè),無論國企、央企還是外企,得此殊榮的,只有王玉鎖一人。他的品牌理想終于在世界揚名。

2016年底,新奧覆蓋區(qū)人口超過7200萬,市值逼近600億;王玉鎖個人身價也突破300億。

至此,他成為實至名歸的“中國燃氣大王”——距他高考失利32年之后。

因此,無論什么時候,無論面對怎樣的障礙與失敗,我們的生命總會得到綻放。

只要你熱血未涼。

未知來源
免責聲明:商媒在線所提供的信息及圖片除原創(chuàng)外,有部分資訊和圖片從網(wǎng)絡等媒體收集而來,版權歸原作者及媒體網(wǎng)站所有,商媒在線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權信息并盡可能注明來源;部分因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將原有信息丟失,敬請原作者諒解,如果您對商媒在線所載文章及圖片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通知商媒在線,商媒在線將立即予以刪除,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最新資訊